本报讯 (李雪 记者 陈泳) “这是我们的大好机遇!”四川将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消息,让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上下热情澎湃。“这标志着我们站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园区相关负责人激动地说。
仅仅一个多月前(2016年7月27日),让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正式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总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建成9平方公里,目前,已入驻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143家,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探索建立好中德中小企业合作新模式、新途径、新举措,加强与德国在装备制造、精密机械、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合作。
据介绍,下一步,合作区将抢抓四川省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机遇,重点引入德(欧)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发展机电五金、智能厨电、家具五金等智能、高品质和高附加值五金产品,承接全球高端五金产业转移,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建成国家级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园区、西部地区开放合作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打造制造模式先进、质量效益一流、生产绿色低碳的千亿级“国际五金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