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布求购|本站服务|

全国免费采购热线:0571-89967015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机加新闻 » 正文

“数”说上海制造五年蓝图 保比重聚高端智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05  
核心提示:中新社上海9月4日电 (郑莹莹)25%是未来5年制造业在上海的分量。根据规划,上海的目标是:十三五时期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
 

中新社上海9月4日电 (郑莹莹)“25%”是未来5年制造业在上海的“分量”。

根据规划,上海的目标是:“十三五”时期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5%左右。

为何是25%?上海的服务业比重不断攀升,金融、贸易、科技是其更为外界熟知的“名片”,但官方指出,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要有一定比例的制造业。

上海市副市长周波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也一直在考虑,对于一个特大型城市来说,是不是服务业比重越高越好。‘十二五’我们开始研究,到‘十三五’达成共识。全球金融危机让我们更加看清,在金融危机中表现比较好的国家,如德国,有比较高端的制造业;新加坡的表现也比香港好。”

周波表示,“十三五”时期上海制造业分量力争不低于25%,“我们感到,过低不行”。

根据《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上海一方面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高端能源装备等等。另一方面,上海将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包括:汽钢铁、化工、船舶产业等。

为给完成制造业“25%”这一目标提供支撑,上海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预计到2020年:

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产业各增产值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左右。

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都市、化工产业各增产值500亿元左右。

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能源装备和船舶产业各增产值400亿元左右。

上海于1843年开埠。20世纪30年代,“上海制造”不仅在中国市场上一枝独秀,甚至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而今,中国商飞、上汽集团[-1.08% 资金 研报]上海电气[0.00% 资金 研报]等成为“上海制造”的新名片。

不同于纽约、伦敦等大都市,上海拥有更广阔的郊区,有利于布局新能源、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产业,依托形成了新兴产业型走廊。

已开发建设10多年的上海临港产业区已形成国家新能源装备、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物流及工程机械、民用航空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六大产业制造基地。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