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网站10月24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发布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指南的通知》,决定组织实施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围绕《中国制造2025》年度任务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年度中心工作,主要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及设施、重点领域关键问题解决方案两个方面共18个重点任务。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内的优势企业。
国海证券表示,定制化时代已至,中国工业4.0之路势在必行。在追求“定制化”、“个性化”产品的时代下,工业4.0应运而生。人口红利不再,劳动力成本上升掣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推进智能制造、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工业4.0成为我国的不二选择。
相关概念股:
华中数控:收购锦明无条件过会,工业4.0龙头整装待发
华中数控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无条件通过。另外,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金额有所缩减(净利润-3400到-3900万元),主业排除政府补贴因素,亏损幅度同比明显收窄。
收购锦明无条件过会,为华中数控后续发展扫清障碍:10月19日,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无条件通过。6月,公司并购江苏锦明的定增申请过会。8月,公司收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批复,原则同意公司资产重组。此次收购正式过会后,为公司未来向工业4.0龙头继续发展扫清障碍,也锦明并表后的明年业绩提供有利保障。
报告期按期确认政府补助减少致业绩下滑:2016年三季报归母净利亏损0.34-0.39亿元,单季度扭亏,累计亏损幅度相对于去年同期(-0.52亿元)明显收窄,Q1-Q3政府补助为0.19-0.24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0.40亿元。
中报营收增长16%,主要系3C数控系统销量增长同比+212%公司营收2.8亿,同比+16%,主要受数控系统3C产品领域销售增加影响。数控系统收入大幅增加主要因为3C领域数控系统销量同比+212%,机器人营收增加是因为针对3C行业的5kg小机器人量产提供给客户。分地区看,国内、国外收入2.75/0.05亿,主要客户仍然是国内客户。
并购江苏锦明,分享业绩高增长:锦明是优质智能制造集成商,主营锂电PACK组装自动化业务、传统的包装和物流解决方案业务。1)年内高毛利锂电pack订单可达1亿元左右,目前仅众泰汽车项目订单就约8000万元。考虑到业内竞争对手仅德国徕斯(被库卡收购)一家,行业竞争不激烈,且市场空间达百亿。认为锦明未来在锂电自动化领域的发展有望超预期。
公司食品自动化包装线主要做食品分拣、拆箱自动化、高速分拣自动化,目前在手订单超五千万。3)通过并购,锦明与公司将在人员培训、新能源汽车领域等方面合作。预计锦明全年销售收入可达2亿元左右。考虑到收入确认进度需看华中数控对锦明的激励机制,暂维持锦明原5000万业绩预测,预计未来三年锦明业绩将保持复合50%以上增长。
3C领域数控系统贡献高业绩弹性:受益于3C高景气及金属件渗透率提升,公司3C数控系统已正式投产放量增长。上半年,公司针对3C行业手机玻璃加工的应用,完成了华中8型玻璃机数控系统的开发及配套200W小功率伺服驱动器的小批试制,该数控系统产品已在用户处试用,得到认可。预计下半年正式投产后将放量增长。
巨星科技:主业稳健夯实基础,布局智能装备
传统业务:产品升级和渠道拓展共促稳健增长。公司手工具业务稳定增长,1H2016研发新产品540项;渠道方面,公司继续深化与国际终端零售商的直接合作,压缩生产链环节,同时开拓非洲新兴市场,目前全球销售公司产品的大型连锁超市突破2万家。土猫网上线SKU数突破1.2万,合作品牌超60个,垂直电商平台形成对多元渠道的有益补充,预计2016年全年公司五金业务有望保持10%左右的收入增长。
智能装备:完善多点布局,有望迎来丰收。当前智能装备板块收入以智能工具和激光产品为主,未来规模有望随机器人销售得到持续扩充。目前,清洁机器人已经进入试产试销阶段,安防机器人完成样机交付进入销售阶段,家庭服务机器人牵手中国联通旗下小沃科技,合资公司20%股权将用于未来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预计产品将于2017Q1展开推广,有望打开联通3亿用户市场。此外,国自机器人的巡检机器人、AGV、安防机器人等产品具备国内领先水平。智能装备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激光雷达:产品进入试制阶段,成本降低有望成为主流。2016H1公司与华达科捷和国自机器人团队设立子公司欧镭激光,有助于发挥华达科捷激光技术、国自机器人导航定位技术和公司资本渠道的优势。目前2D/3D激光雷达产品已经进入试制阶段,未来有望应用于AGV、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中。激光雷达或将在2017年率先随公司AGV实现销售,后续的技术进步和产量提升有望打破3D雷达价格高昂的制约,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汽车组测算,2020年激光雷达在国内汽车市场空间将望达200亿元。
投资布局精准,在手现金充裕。公司投资收益基本保持稳定,国自机器人利润上半年同比大幅增长81.8%至1295万元;杭叉控股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7.69%;普特滨江确认收益2048.76万元,全年预计实现收益5000万元。公司近年几笔投资取得了较强的协同效应,现金流健康,截至6月底拥有在手现金31.20亿元,具备在智能装备和传统业务方向继续外延的可能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手工具业务受益于人民币持续贬值,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智能装备布局广泛,服务机器人进入试产试销阶段,并通过在研3D激光雷达切入无人驾驶领域。公司在手现金充裕,有利于智能装备产业链扩张。维持公司2016-2018年EPS预测0.57/0.65/0.74元和21.45元/股的目标价,对应2017年33倍PE。
汇川技术:通用变频和伺服增长超预期,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制造
2016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5-35%,净利润增长12-22%,符合市场和预期。汇川技术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39-25.26亿元,同比增长25-3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7-7.15亿元,同比增长12-22%;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74-10.61亿元,同比增长15.12%-39.7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8-3.27亿元,同比增长4.63%-27.52%。
若按照业绩预告的中值估计,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4.33亿元,同比增长3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6亿,同比增长17%,对应EPS为0.43元;第三季度营收9.68亿,同比增长27.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7亿,同比增长16.08%,在去年三季度高基数情景下做到这个增速已经很不错。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是通用伺服、通用变频器、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等产品收入增长较好,以及江苏经纬的并表,公司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约为0.45亿,较去年同期0.27亿有所增长。
新能源客车电控增长较好,物流车电控待年底放量,乘用车是明年的发力点,预计板块全年将实现30-40%的增长。
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控一季度受核查骗补影响有所下滑,二季度大幅好转,三季度由于新的补贴政策未出台,增长趋缓,公司电控主要客户宇通2016年1-9月份累计生产出电动客车9634台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2710台,总共为1.23万台,去年同期分别为7061和2728台,总量为0.98万台,今年同比增长26%,同时由于预期补贴标准的变化车型上今年8米以上车比例显著增加,产品单价提升,预计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板块30%左右的增长,2015年前三季度电控收入为3.53亿元,今年预计约为4.59亿元,公司上半年电控收入为2.81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季度为1.78亿元,单季度下滑约8%,去年四季度因为冲量电控订单4亿多,收入确认2.89亿,今年四季度冲量预计不如去年,但是8米以上的车结构好于去年,公司在大巴车电控方面年预计有20-30%的增长。
物流车领域,公司已为北汽,福建新龙马,陕汽通家等客户供货,预计在物流车进入新的一批推广目录后,四季度公司物流车电控将有较快增长,公司目标是1亿。乘用车领域,公司的电控已在几家客户试机或销售,预计明年公司将实现批量销售,2017年乘用车电控目标收入1亿元。此外,公司的充电桩产品也已进入客户供应商体系并开始供货。新能源汽车板块公司的目标是全年实现30-50%增长,考虑四季度的高基数和补贴政策落地推迟,预计将有30-40%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