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服务于所有的机械制造业,也包括建筑、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防、发电等行业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完整地描述清楚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的实际情况十分困难。
参照众多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基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配套行业需求增长,与其密切相关的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就不错。2018年,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建设、电信、石化、卡车等行业相关的行业发展比较好,以出口为主导产品的企业发展也不错,一些企业销售额的增长达到了30%。因此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企业一直是有发展好的,也有发展困难的,只是发展好的企业所占比率不同,依据目前掌握的情况,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估计约有85%的企业上半年的订单同比增加或持平,下半年约有60%的企业同比订单减少。下半年的销售下降引起了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企业的彷徨。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汽车行业形势严峻,部分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可能会关门或倒闭。
目前国家发布的几个政策对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是有影响的,有的是正面的影响,有的是负面的影响,这些政策主要包括环保、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正面作用与国家的期许基本一致,但反映在行业中作用不明显,而负面影响对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影响非常致命。环保政策的负面影响是:执法中无数据可依,对行业存在的特殊性无区别对待,“一刀切”的做法大大损害了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产业的正常发展,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把基础的制造作为低档产业来看待”。
去产能给行业带来的主要打击是材料价格的上涨和材料品种的减少,原材料种类供应没有细化,反而越来越“粗犷”,严重影响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的产品开发和质量提升。多年来,国家倡导强基工程,其中非常重要的有“基础材料和基础工艺”,但在实际执行中没有看到真正落实,这个基础没有得到真正重视,而是仍然在做“从无到有的突破工作”,缺少根基的基础产业,无法使整个产业强大起来。钢铁行业去产能从宏观经济发展看是一个好的政策,但由于执行中的非市场行为和技术认知上的偏差,消灭了许多可以为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提供基础材料的“特殊钢种”的基地。“特种钢”制造基地往往是开发和生产高档、独特材料的企业。这种去产能方式给基础制造行业带来很大的生存困难。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包含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和创新等要素,从宏观经济看是非常必要的,但对基础制造业来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就是劳动力的短缺。因为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起了第二产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招工难、用工难和留工难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严重障碍,这种情况下,作为基础的基础-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的用工难更是雪上加霜。
目前,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用工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我国加大的自由贸易政策,“市场对外开放了,国内的企业关闭了”。从制度上根本解决的办法就是,国家对基础制造业、新型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税收方面要差别对待。
如何让基础制造业更有活力,依据这些年的实践经验来看,不能完全靠走执行“国家扶持政策-项目制”获得国家资金支持来提振产业的道路,这些政策只能用于某些单一领域方面的突破,根本不能做到“产业整体提振”。最为有效的途径应是采用差别税制或税制优惠政策来实现整体产业的提升。如果要缓解基础制造业用工难的问题,国家应制定相应的产业大军特别鼓励政策,研究和建立健全产业工人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发放的特别政策,如果这些政策能够落实,制约基础制造业发展的许多问题将可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一定会有特例,但依据以下的思路发展也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发展之路,为此在总结2018年及以前的发展特征基础上,提出如下意见:
企业必须发展以产品差异化为特征的专业化锻件、冲压件和钣金制作件的生产型企业或集团,集团可以多类并存,但生产基地必须依据产品类别形成单一化生产。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将产品做精、做绝,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和物的最大效益,同时可以避免技术不专、员工相互攀比带来的负面影响。
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产品整体化、大型化和体系化是发展的必然,这是当下系列化、自动化思维带来的必然结论,因此在寻找产品中,要从锻件、冲压件和钣金制作件功能及作用研究起步,了解其配套体系,从而寻找开发新品以及改进提高的机会。
锻造技术走多工位自动化的技术发展路线是理想的状态,如果不能实现,也要尽可能地缩短“工序转移时间”,减少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能耗及材料消耗。在这方面,对小型模锻件而言,机械压力机具有比较优势。对于非常重要的大锻件而言,大吨位设备尝试“大锻件模锻化”,实现近净成形,变革传统的工艺方式具有一定的前景。
大锻件的核心问题是原材料制造-锻造工艺-热处理-机加工的一体化工艺开发,其中原材料冶炼是基础,而这个基础的重要核心应该是合金纯净度及合金成分精准控制、耐火材料等辅助材料质量,以及冶炼机理的探索。
小型模锻件的核心问题是恰当的模具寿命和高效的生产方式。目前所拥有的各种锻造工艺技术都有成熟的经验,用者不同,效果不一样。而模具寿命的解决方案,海外发达国家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就是依据模具特性需求制造和使用模具钢,模具钢的冶炼和制造坚持“同类不同性,同性不同类”。在使用模具钢方面,推荐使用复合模具,使用不同的模具材料制造不同的模腔。模具堆焊修复和“焊涂”技术也在发展中,而堆焊技术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就目前国际锻造业发展潮流来看,锻造企业适当地发展机械加工,瞄准成品件或部件发展是必由之路,完全依靠锻件配套生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就现实情况来看,如果锻造企业发展零部件加工,更容易加强与最终用户的密切关系,实现从产品设计开始就参与其中的愿望。
冲压的典型工艺技术是拉深和冲裁,而拉深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是伺服拉深技术,伺服拉深技术仍然处于原理摸索、性能扩展的总结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应用体系。一些传统的工艺是否可以套用到伺服拉深,仍然在探索,但已经有实践证明,采用传统的思维进行伺服拉深模具设计,来适应传统拉深工艺是不合适的,有时是浪费的。还有一种是微小件拉深,普遍的认识是能用高速冲实现的就要采用高速冲,能用多工位(或级进模)高速冲实现的就采用多工位高速冲,无论是使用普通高速冲还是伺服高速冲,核心问题是解决高效率问题。精冲发展已经由简单的分离工艺向“成形”工艺发展,这是未来精冲的一个发展方向。
冲压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冲压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一些先进的冲压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应用冲压件的在线自动检测、大型冲压件的线尾自动装框、冲压车间的AGV自动物流、模具的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其目的就是解决用工难、提高质量、提高厂房空间的利用率,最终达到提高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冲压厂与材料厂深度合作,共同研发产品所需新材料,生产厂与设备厂共同开发产品工艺和装备等也是冲压发展的方向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很多用传统工艺生产的冲压件利用激光切割、数控冲、折弯、滚压等复合工艺完成,以提高柔性,降低模具成本,满足小批量、多品种需求。
无论是何种冲压,模具技术进步是永恒的主题,如何降低模具制造和调试成本、提高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是关键,冲压企业应尽快扩大“数值模拟”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冲压与“成品”不可分家,因此冲压企业必须发展成品制造,除非冲压产品不允许,否则这是冲压企业生存的一个好途径。
冲压行业的另一个发展路线是发展高强钢、有色金属和复合材料成形,开发和研究冷态下的高强钢成形是目前国际上努力的一个方向,国内企业也正在积极的进行热成形工艺和装备技术研究,但冷成形研究几乎处于空白。
钣金制作的发展关键是折弯、切割和冲孔设计与工艺技术,而采用复合加工中心将成为发展的重点,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钣金制作企业必须注重产品(消费品)设计、制造,必须注重钣金件的表面质量。
从国外发达国家冲压和钣金制作设备,以及冲压件和钣金制作件生产企业发展看,很多产品非常适合于建立“无人值守”车间或生产单元,也非常适合于由单件生产变为包含自动装配在内的完整的全自动化“部件或产品”生产线。
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和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两化融合是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永恒的主题,但这中间唯有“产品性能或质量”这一项是要做到与时俱进,保持竞争优势,坚持供应适时恰当的“产品性能和质量”是最佳途径。
锻造、冲压和钣金设备是实现高效、低成本和高质量生产的关键,必须克服“能做出来的思想”对设备开发的限制,设备不但要实现“能做出来”,必须满足“能经济地做出来”的需求。
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行业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思想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涉及企业的管理者,更需要技术人员的变革,必须拓展全球化视野,修正思想,不能在“能赚钱和能做出来”的圈子里打转,要具有“挑战和满足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勇气和魄力,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
中国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的技术人员必须学会从传统的“技术思考和工艺设计思路”模式下解放出来,必须能开展基于当前科技形势的现实条件,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工艺设计,就前人留下的技术数据和工艺设计方式进行必要的验证和更新。
当下,锻造、冲压和钣金制作企业从业人员必须注重培养走出去思维和能力,强化国际交流,树立交流自信,克服闭关自守,在注重国内市场的同时,迈向国际市场,特别要关注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第一次”应该在1990年-2008年之间)设备和技术更新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与引领。
——摘自《钣金与制作》2019年第5期